每張剪報、每本書、每張照片…通通是回憶。我問我自己:「真的要全部留下來,才不會忘記嗎?」
還沒回答自己,我已開始行動。
因為新室友要搬進來,為了有更整潔的空間,我決定斷捨離。
斷斷續續,收收停停,應該也花了兩周。
我所丟的,是累積20年以上的紙張回憶…
作品剪報
分類收藏剪報的資料夾。
真的好多啊!
把每張剪報從資料夾抽出,才知道自己真的畫過這麼多妝。
二十多年來,我一直有整理作品與掃描紀錄的習慣,
就算現在要找出某一年某本雜誌刊登的彩妝頁面,
我還是找得到。
他們通通存在硬碟,依年份月份雜誌名建檔。
該和這些剪報說再見了。
我只留下這三張:
龍女
設計:葉錦添老師
我與陳凱文兩人花了7小時才畫完!
設計:葉錦添老師
刊登於台灣VOGUE
我與四位MAC PRO TEAM彩妝師同時上陣
好像也畫了5~6小時
時間:2005年12月
地點:上海
當時我還是MAC PRO TEAM彩妝師,MAC正式進入中國前,在上海舉辦一場盛大的身體彩繪發表,來自全球的MAC PRO TEAM彩妝師通通在上海集合,台灣同行的還有陳凱文、THINK兩位老師。公關經理NEDIA好有心!她以高質感相片紙,將彩繪作品印出來讓我們留作紀念。也成了我唯一留下的三張紙本作品。
訪問剪報
與嬌蘭合作,刊登於ELLE雜誌的底妝廣編搞。
紙本剪報,除了彩妝作品外,也有好多曾接受訪問、撰寫專欄的露出剪報。
我留下喜歡的幾張,
好玩的是:
留下自己照片的剪報,
比彩妝作品還多。
我承認我自戀…
好像是一本新娘雜誌專訪
BELLA雜誌
好難得出現全身照
忘記是哪本雜誌了
台灣第一間MAC旗艦店開幕時的訪問
聯合報
當時的新刺青
被攝影大哥記錄下來
FASHION QUEEN雜誌
這是我最愛的一張個人剪報!攝影師好友喬治幫我拍的。我一直懷疑他有把我的臉修短(我是長臉啊)…但他說沒有,說只有修痘疤。現在這張剪報就在我的冰箱上~可見我有多愛!
書~書~書
其實半年前已整理過一批
這次把剩下的全部處理掉
反而留下幾本"裝飾用假書"
記得是在"品東西"買的
人會變。不同年紀不同階段,看不同的書。
曾經看過的,現在未必會喜歡。
曾經渴求的,看完後也不會再去翻了…
無論如何,
它們都曾是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途徑。
我也處理掉好多精裝版原文書。
電影類、彩妝類、服裝設計類、美術類…
我是100%視覺記憶的人,
對圖像、畫面、色彩…最有感覺,
所以買了不少精裝攝影集。
喔對了~還處理掉很多男體寫真集…
我將所有的書裝箱交給茉莉二手書店,
要分裝成小箱,因為書很重,太大箱重量會過重,
搬運者會很吃力,
茉莉請宅急便來取,
然後依據每本書的書況、類型,電話裡回覆報價,再匯錢給我。
如果不是他門想收的書籍,
我就送給茉莉,
他們會有一區免費贈書區,
喜歡的顧客就可以帶回去。
最後留下來的:
大衛林區自傳。我心中非常敬佩的大導演,這是他唯一出版過的一本傳記,也是我最後買的一本書。他的電影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:影集"雙峰",後來也拍成電影版。現在閉起眼睛,還能想起那詭異又前衛的視覺畫面(還有配樂)!唯一的問題是:現在的我,太習慣在網路與手機上閱讀,已經喪失看書的心情,這本書買了有一年,一直放在床頭,也許有一天我會打開它…
速寫簿
它不是書,但因為歸類在書架上,也被留下了。求學時我是美術科,總覺得有一天我可能會想畫畫,所以留下速寫本,連學生時的素描鉛筆、水彩盤我也一直留著。
MAC講義
一本2005年在MAC上課的講義,我為什麼保留到現在?
因為這本講義,竟整理出100年的流行紀事!
以每十年為單位,仔細介紹每個年代的流行人物、化妝髮型、服裝風格、社會背景,
從1900直到2000年,
對彩妝師來說,
它真的太珍貴太難得…
20~30年代
60~70年代
70~80年代
80~90年代
我愛王家衛
從"阿飛正傳"開始,幾乎每一部王家衛的電影,我都收藏了電影光碟。
這本偶然間在誠品發現的紀念電影書,
讓我震撼不已…
它就是~"春光乍洩"。
拉開書盒
裡面就像一本斑剝的相簿
每一頁
都似拼貼照片
都像經過歲月洗禮的手札
書中不時有驚喜
這一頁
夾著一張劇中伊瓜蘇瀑布的明信片
這張梁朝偉抽菸的旁頁
放了張反光感的膠片
我一直覺得
它代表一面鏡子
讓看書的人看見自己
最後
在黎耀輝與何寶榮的床上
在兩頁之間
貼了一只展開的保險套…
我收藏"春光乍洩"的回憶相簿
卻丟掉自己所有的相簿
我真的捨得丟嗎?怕不怕遺忘?
我還是丟了。
以前相片很珍貴,現在則是隨手可得無處不拍,
每個人的臉書,IG,手機裡,
都有數不清的相片,
多到一點也不想整理,
多到根本不會再翻出來看,
網路上我擁有的相片已經夠多了…
所以決定丟掉相簿與所有相片。
另一個原因是:
我曾經整理已離世親人一生的相片,
最後才發現,
回憶與愛,
最適合永遠存放在心裡。
我只留了這幾張
小時候的走秀回憶
像一場瑰麗的夢
唯一留了兩本相冊
RYAN做的沖繩旅遊相簿
他還做了一本我們插圖的bitmoji畫冊
這兩本情意太重,我要留著。
來到我的最後一本書:
是我在2004年出的彩妝書
當時邀請好多朋友、同事當我的模特兒
其中有一篇是媽媽
另一篇,是奶奶。
本來我已經有一本當紀念。
這本,是在整理奶奶遺物時帶回的,
書封還有當時我寫給奶奶的簽名。
我決定丟掉自己那本,留下這本,
只要留一本就夠了。
這篇是2021年的斷捨離紀錄,
我也知道會有一天,
這些所有留下的,終將通通丟棄…
日出日落,花開花謝,
生命循環之美,
本天經地義,再自然也不過。
留言列表